个人出书和常规出版是当前图书出版的两种主要出版方式。两种出版方式的操作手法有很大的不一样,其意义也不一样。
一、常规出版
所谓常规出版,是指出版社对某些有市场前景的作品进行全面包装的一种出版方式。这种出版方式,出版社负责审校作者的稿子,并承担编辑、印刷和发行的一切费用,而发行所取得的利润归出版社所有。在图书出版之后,出版社根据出版合同付给作者一定的稿费或版锐。
常规出版是现在图书市场的主要出版方式。但这种出版方式的出版周期通常较长,出版总署规定一般的图书出版审稿时间不能少于两个月。当然,现在对于某些时效性特别强的图书,其审稿时间可以缩短。比如在1999年我国驻南期拉夫大使馆遭美国导弹击中的第二天,市面上就有针对此事的书籍<<我们可以说不>>销售。
二、个人出书
个人出书也叫合作出版,它是指从书号、编辑、排版、印刷等一系列出版环节所产生的费用都由作者或者投资人(单位)来支付。图书的发行也由作者自己负责,销售利润归作者(投资人)所有。一般1000册起印,出版出来的书除了交几十本备案后,其余全归作者,销售和发行的利润也全归作者。
一般没有市场前景的、学术类的、专业类的、书画类的、小印量的其他种类或出版社不愿冒市场风险不愿公费出版,而作者希望正式出版的图书,另外,自己有发行渠道的,不想让出版社赚出发行利润的图书(多见书商出版的教辅书等)都会考虑通过个人出书来实现。比较多如大学老师等为了评职称,也会自费出书。
现在文学类的图书市场相对低迷,很多普通不知名的作者写的小说,出版社大多也不愿冒市场风险公费出版。如果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,或者有现成的发行渠道(如有书商看中,愿代理发行,或者有单位如学校等订购的),也可以个人出书。